高山新工廠/用智能制造詮釋“又快又好”
年末歲尾,隨著新一輪寒流襲來,北方已經進入貓冬模式。但是在位于遼寧沈陽的高山新生產基地里,仍是一派繁忙景象。
盡管在這座占地100畝的高山新基地里,看不到太多工人,但各類型材、篷布的不斷出庫證明,這座自動化生產基地正在全力運轉。
智能制造,已經成為高山篷房(氣膜)跨越發展的強大動力。通過智能制造實現“騰籠換鳥”,一批高精度、高產量的篷房和氣膜產品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,這個以往以“量大面廣”著稱的傳統企業,正通過智能化改造實現了發展動能轉換。
設備質變引發生產量變——效率攀升
通過數控鉆床、數控裁布機、數控洗布機等一批智能制造設備的投入使用,高山已經脫胎換骨。在鋁合金加工車間,數控鉆床投入使用后,鋁合金部件的加工生產從半自動化實現了全自動,一條數十米的生產線上,一名技師即可完成操作。在篷布清洗車間,來自德國的全智能洗布機“上崗”后,工人的勞動只剩下送布、運走這兩個步驟,其余都交給了這個大家伙。“一臺數控鉆床、一臺洗布機,將頂替上百名工人的勞動,而且效果更好。”
生產量變引發產品質變——質量攀升
高山新基地的竣工,標志著高山篷房在移動建筑生產制造與品質控制上完成重要的一步:不僅可以高效率實現批量生產,還能夠全過程把控產品工藝、質量,從而制造出讓客戶和伙伴更滿意,更安心的產品。“其實生產效率的提升只是一方面,我們更看重的是生產質量的質變提升。”高山篷房領導說,與生產效率接近1000%的提升相比,產品不良率降到接近于0,高山已經徹底實現快速標準化生產,面對日益增加的生產需求已經可以從容應對。
又快又好,源于智能制造。智能制造是高山提升整體產業層次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。一直以來堅守實體經濟、不斷創新的高山,正迎來智能制造新時代!